提示:担心找不到本站?在百度搜索 BL小说 | 也可以直接 收藏本站

閻э拷 瑜帮拷 濞夛拷 閸愶拷
返回目录

爆红,从正确使用黑料开始 第130节

      “是, 我承认我婆罗门,我就是觉得那些打着科幻名义拍烂俗剧情片的玩意儿不算科幻片,你们喷我吧。”
    “所以其实我一开始真没打算去看,但是《太空列车》这电影, 怎么说呢,观看成本太低了点,嗯, 我是个很实际的人,花一百块吃屎我要斟酌一样,花三块钱鉴定一下屎是不是屎就显得还行。”
    “于是我就点开了这部电影。”
    “然后……我真的很感动。”
    “是的, 不是惊喜, 是感动。”
    “为什么感动?因为这部电影让我看见了科幻黄金时代的余晖。”
    “科幻的黄金时代是怎样的?不怎么看科幻的人可能不懂这个概念, 他们可能会觉得大概是科幻好作品井喷的时代吧。”
    “不是的, 其实哪怕是现在,依旧有很多很好的科幻作品在不停地出现, 但是黄金时代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科幻的黄金时代是一种精神,是科幻这个领域中, 科学还和幻想紧密结合的时刻。”
    “是科幻作者们还会花大量笔墨去刻画那些对读者来说显得枯燥的细节的时刻。”
    “是我们还会问——如果在现实的基础上存在这样一个变量,这个世界会发展成什么样?——的时刻。”
    “也是我们对人类文明同时饱含了批判与希望的时刻。”
    “这部电影在物种和语言设定上有多严谨已经有很多人夸过了, 我就不多说了。”
    “主要想提一下后两点,首先, 在设计这些星球上的文明的时候,编剧的思路很明显,他不是觉得什么样的文明设定有意思就把这个文明安到了这个星球上,他的思路是反过来的,他想的是,这样的一个星球本应没有生命存在,但如果我们非要勉强,非要在这个星球上发展出生命和文明,那要是一种怎样的生命形势才可以在这样的天择中胜利呢?”
    “就是这种思路深深地攫住了我,让我下意识地看到了最后,很多人为最后的大场面震撼,是的,该震撼的,把黑洞这种宇宙级的天灾作为能源使用,当然震撼,简直是幻想中的神级文明才会有的操作,不过真正让我震撼的,还是前面那些看似琐碎的日常对话中体现出来的编剧的思路——不管现在科幻发展成了什么样,还是有人在坚持以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写科幻,这简直有种殉道者一般的感人。”
    “不过我觉得真正体现了这部电影该是属于科幻黄金时代的一点还是,它对人类文明的态度。”
    “这点应该没什么人发现,至少我没看见有人提。”
    “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可以放心大胆地说,这座作为电影主角的列车,是属于人类文明的,不仅仅是因为列车长和乘务员没有任何特效化妆,就保留了人类形态,这完全可以从商业角度解释——应该不少人来看这部电影就是为了看秦尤的脸吧,所以如果秦尤也选择特效化妆,把她那张脸用各种奇形怪状的外星物种特征遮起来,估计有不少观众都会觉得自己被诈骗,所以从商业角度来说,为了这部本来就不太卖得出去的电影不要更卖不出去,秦尤怎么的都该保持原貌,王鹤行也同理。”
    “也不仅仅是因为电影使用了大量九十年代的金曲和布景,就连列车长本人的穿着看上去也跟九十年代走出来的一样,这种设定是不能当做地球文明在这部电影中没断代的证据的,因为我们完全可以符合逻辑地猜测,或许这个宇宙里地球文明早就已经消失了,这些只是被挖出来的古迹,列车长和乘务员或许只是属于一个和人类外貌上相似但文明传承完全不同的种族。”
    “我做出这个判断的真正理由是,列车长在电影中段使用过au——天文单位这个度量标准,天文单位在现实中指的是太阳到地球的平均距离,而经过我缜密的计算,列车长使用这个词时,她的一天文单位,确实是我们现在所指的一天文单位,所以这座列车确实就是地球文明的产物。”
    “那么这个地球文明应该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了呢?”
    “毫无疑问应该是非常夸张的程度,毕竟列车长都那么轻松写意地拿黑洞当能源带走了一整颗行星了。”
    “而且从各种对话中我们可以判断出,这座列车的活动范围应该都是宇宙中的偏远地带,这也不奇怪,公路片,当然应该拍偏远之地,谁家公路片会拍闹市里的公交车啊。”
    “而且同样是从那些对话中,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个宇宙存在着一个可以管事的中心文明,它们会制止类似于违规抽取恒星能源导致出现不处于预测序列上的黑洞的这类事”
    “也就是说,这个宇宙存在一个科技水平远高于我们所见星球的中心文明”
    “而这个中心文明,很大概率就是人类文明,毕竟一山不容二虎,同时存在两个神级文明的概率可太小了”
    “或许会有人说,你怎么就知道不是有很多神级文明和平共处的情况呢?毕竟这个宇宙看起来还挺和平的,那么多来自不同星球的物种都在一辆列车上共处着,呃,可能没那么和平,毕竟有个倒霉蛋杀手持之以恒地努力了几乎一整部电影”
    “那么我就从另一个角度来证明这一点吧”
    “出现在电影中的文明,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物种的天性比较温和,竞争欲不高,没有我们喜欢平时喜欢批评的大部分人性中的‘劣性’,提及的历史里甚至都没有什么战争的存在,可以说是一种人类幻想中完美物种,或者说会是人类幻想中的完美的自己,而从它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轻松判断,它们的科技发展很平缓,不一定是慢,但就是平缓,没有什么爆发期,就是稳步前进”
    “而另一类就更像人类文明一点,战争,互害,不间断的自相残杀,近乎变态的竞争欲与应有尽有的劣根性,譬如那个经典的由四颗行星组成的行星系统,四颗行星上都孕育出了文明,但最后只剩下了一个文明,很经典,经典到让人想起了智人是怎样在进化中彻底让其他人类消失,只剩下我们一种人类的,客观上讲,不管我们当代人在温室环境里变得如何软弱善良,我们这个物种都不是什么别的物种想要在进化路上狭路相逢的物种啊”
    “而这个拥有四颗行星的行星系统最后孕育出的主导物种也是这样的存在,它们的历史里充满了让人不忍细想的悲剧,但也和人类一样,拥有科技发展的爆发期”
    “无论编剧是有意还是无意,他确实透露出了他的观点”
    “而这个观点正是曾经无数科幻作家想要描绘的那个观点”
    “这是真正的,科幻黄金时代的余晖——人类的秉性差点毁了他们自己,但也正是这样的秉性,使他们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并创造出了如此绚烂的文明”
    “不是对人性盲目的赞美,也不是对人性怀抱着纯然厌恶的批判,而是一种真正客观的态度”
    “以《星之继承者》(纯然的个人喜好,没有任何实际依据)为代表的科幻作品曾经那么鲜明地勾勒出了人类不完美但又充满魅力的一面”
    “那是希望的余晖,我们还相信人类会冲出宇宙,以同样的糟糕和同样的绚烂像征服这个地球一样征服整个宇宙”
    “这种充满希望的氛围随着赛博朋克等类型的兴起渐渐式微了,我当然不是对赛博朋克和新浪潮本身有什么意见,我本人也很沉醉于赛博朋克那种迷醉的氛围感,而且很欣赏它们对文明和科技另一角度的刻画,只是客观说来说,赛博朋克的兴起确实代表着科幻黄金时代的落幕”
    “我们不再幻想那片广阔的宇宙,或者说我们还是幻想,但彻底无视了我们为什么能冲出宇宙的思考,单纯将星际航行作为一个设定使用”
    “所以我说我看这部电影的感受是感动,原来这个时代依旧有最传统的科幻,不光在思考别的文明会是什么模样,也在思考我们的文明是什么模样”
    “真叫人怀念啊。”
    “在这个坎贝尔原则本身都已经快被人遗忘的时代,依旧有人在严格遵循着坎贝尔原则写着科幻——”
    “写真正的科学”
    “用现实手法描写超现实题材”
    “用过去式描写将来的事物”
    “对科技和进步保持乐观态度”
    “以理性和科学的态度描写超现实情节”
    “这,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第98章
    类似这样的影评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夸电影严谨,夸电影的科幻精神,找出各种电影的宣传团队自己都没顾上的细节一通狂吹,恨不得将方淮这个头一次出现在观众视野里的名字捧成古典科幻的复兴者。
    当然还有从电影拍摄角度来夸这部电影的, 在《太空列车》播出前, 宣传团队一直在尽可能在宣传上淡化李寒香的存在感, 她在大众心中一直是温吞的文艺片编剧的形象,她作为编剧非常出名,这曾经是好事,她的电影会自带宣传效应, 但在这部电影上并不是好事,在看见她实际的成果前,观众会禁不住怀疑她导出来的科幻片会不会和她曾经写过的那些文艺片一个风格, 所以在电影播出前,几乎没什么人注意到电影的导演是李寒香。
    不过现在电影效果很好,那么这件事就当然要拿出来大渲染特渲染了, 宣传李寒香的转型成功, 宣传这部电影如何在李寒香的镜头下同时保有了温暖和冷峻气息, 吹最初和最后的那个长镜头是多么完美多么令人目眩神迷。
    总而言之, 《太空列车》大受好评,一时间看不到任何不满的评价, 虽然还是会有人觉得这电影的形式挺无聊的,一部科幻片, 居然全程都没见过任何一个外星球的地貌,都是远远地只能看个大概, 全程都只有各种各样的台词,这样一部完全由台词构成的电影, 当然会有人觉得无聊,台词写得再精妙也无济于事,就是有人对文字不敏感,看电影只是为了看画面呀。
    不过,该怎么说呢,他们倒是想表达不满,但是其中一半人压根没法说出口,因为这电影的宣传点就是仅通过台词展现这些物种背后的文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高级的表现的情况下,他们也没好意思说他们欣赏不来这种高级——这不是显得他们很没品味吗?
    另一半人倒是毫无障碍地说出口了,但是立刻就被正热血上头的电影粉丝喷了——你们知道这电影能拍出来有多艰难吗?!做我们能看到的这部分特效就已经很花钱很花钱了!如果真像你们所说的那样把它们背后的星球都拍出来,谁来都遭不住这么大的投资啊,这电影能这样拍出来已经很好很好了,你们还有什么可挑剔的!
    总之,一通痛心疾首的斥责。
    于是,这样少数的差评也愣是被压得看不见了,整部电影唯一称得上差评的部分,可能是秦尤的粉丝在不满这电影居然不是秦尤的独角戏——哪来的这么多配角?她们可不管这部电影本身的重点就是这些“配角”们。
    而且不光只是好评而已,观众对这个宇宙建立起了感情。
    通常来说,观众看电影只是看个热闹而已,电影只有短短两小时——这部电影的情况下是两小时又十分钟,不过差别不大——观众很难对其中的角色建立起特别深厚的情感联系,在电影院那个当下的时刻肯定是有充分而浓烈的情绪的,但是再浓烈的情绪,只经过两个小时的酝酿,而没有后续的巩固,就很容易在走出影院后就消散了。
    这就是电影和电视剧或者其他连载形式的文艺作品的区别,电视剧或动画有充足的时间可以让观众慢慢投入情感到角色或是这个虚构的世界上,他们投入的情感就是沉没成本,所以会更难抽身离开,而电影,要么是有续作,而且得是很多很多续作,要么是真的经典中的经典,有那个魅力让观众在看了一遍之后还想再看,而且经得起反复观看,才能让观众建立起相对强壮的情感纽带。
    所以电影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被消费的,观众们买的是电影本身,他们要求的是电影质量,电影一有哪里质量不到位就很容易被挑刺,而动画或电视剧就有质量不好的余地,不需要全程都保持高质量,只要角色魅力塑造出来了就行,就算中途有哪里实在力有不逮,拍得不是很好看,已经和其中部分角色建立了情感纽带的观众也不会轻易离去。
    因此,动画的衍生品很好卖,比电影要好卖得多。
    这不仅仅是因为动漫的受众已经被培养出了购买周边的消费习惯。
    而电影能卖出周边且大卖特卖的典型例子——漫改,和迪士尼,这两个例子都是靠电影宇宙来解决电影本身不容易让观众对角色建立起过高情感联系的问题的。
    各种系列模式的动作片或科幻片也是类似的逻辑,它们除了电影本身以外,通常还有大量的衍生作品。
    除此以外,通常来说,一部独立的电影,很难在衍生品这一方向从观众手上赚太多。
    不过这是没有人特意干涉的情况下。
    但营销的存在不就是为了制造例外吗?
    更何况《太空列车》实在是非常适合二创的存在——完整的世界观,详细的各物种设定,出场都不多但个性鲜明的角色们,还有大量的留白,再适合再创作不过了。
    也就是说,这是一部很适合卖衍生品的作品,而这部电影的衍生品制作权与售卖权正是秦尤当初从和hn的谈判中保留下来的东西。
    午后的阳光洒落在玻璃窗上,平原城市的一大问题就是太阳总是显得很大,不过窗内的两个人显然都顾不上这过剩的阳光,因为她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牌上。
    几秒后,秦尤极具特色的嗓音响起:“抱歉了。”
    她摊开自己的手牌。
    她面前的人也露出一个略显遗憾的笑容:“没想到秦尤小姐这么擅长扑克,我都不好意思刚刚自夸拿了哪些奖了。”
    秦尤耸耸肩:“新手运气罢了,喻小姐不愧是打惯了扑克的,换我估计已经在生气了,做得好好的牌居然就因为运气太差输了。”
    喻翡不禁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里有一句话,叫做——this is poker.我早就习惯了,拿到什么牌就打什么呗,运气也是生活不得不品尝的一环啊。”
    坐在秦尤对面的这位叫做喻翡的女士,就是当时王导在第二张餐巾纸写下的第一个名字,秦尤花了点时间调查她,这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喻翡从不吝啬于自己的信息,她自恋非常,平生最大的爱好除了扑克以外,就是炫耀自己,她过往的所有成绩都可以轻松在她的个人网站上查询到——而且详细到让人担忧这个时代的个人隐私泄露问题的程度。
    她出身一个非常偏远且贫穷的小渔村,整个村子里那些年只出过她一个大学生,她凭借着优异到过分的成绩一路拿着高额的奖学金升入了秦尤曾经的母校。
    和很多出身贫寒的人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出身,试图将自己包装成天生有钱的人不一样,喻翡非常爱炫耀自己的艰苦出身,甚至还会特意夸大几分,她出身的那个渔村确实条件艰苦,但跟她本人其实没什么关系,她自从展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后,就再也没为钱烦恼过,她这种清北苗子,愿意去有钱的垃圾高中就读,就能凭空多出一大笔奖金,再从垃圾高中考上清北,就又是一大笔奖金——她那个高中是一个花钱不眨眼的房地产商冠名赞助的,她以前她以后都没有过清北的学生,所以从学校角度看,挖她的这笔钱花得毫无压力且很值。
    不过也确实是她艺高人胆大,正常人为了保险还是会选择更好的高中的,毕竟学习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谁都不敢保证自己在相对较差的环境内依旧可以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大部分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都会选择宁可过得拮据一点都要去更好的高中,确保自己能在高考中有最好的发挥——毕竟,不管宣传部怎么无力地呼喊人生有很多机会,不要只将目光放在高考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就是唯一的改变命运的机会,而且这个机会只有一次。
    但喻翡一向是个疯狂的性格,她做事从不考虑后果,虽然她的人生履历看起来是完美的人生赢家模板,但她的脑回路异于常人,她选择那个垃圾高中就读,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因为她就是喜欢这种从最糟糕的环境中脱颖而出的感觉,就跟她逢人便要夸耀她是小渔村出身一样,她就是喜欢看别人钦佩的眼神——怎样?你们享受着远超于我的教育资源,享受着远超于我的优渥环境,但最后还是不如我成功,怎样?不服吗?不服就对了。
    对她来说,生活就是一场大型游戏,她十分满意自己的贫苦出身,因为游戏只有高难度才有挑战性,通关普通难度是不值得炫耀的,而且也没意思。
    这样疯狂而不计后果的性格也体现在了她的爱好上,她的生活中除了工作以外其实没什么别的娱乐,只除了一样——扑克,她什么类型的扑克都玩,但最喜欢德扑,甚至会特意飞去国外参加比赛,并且拿回了不少奖项。
    这也是秦尤此时此刻,这个正中午的饭点,没在吃饭,而是在和喻翡打扑克的原因。
    而喻翡的工作选择也毫无意外,她没有选择任何安稳的高薪工作,而是一出校门就直接加入了当初只有十人不到小团队的hn,她就是喜欢这种以小博大一飞冲天的感觉,hn最后也如她所愿成为了当时最火热的独角兽公司。
    秦尤了解完喻翡的经历与性格后,就懂为什么王导在听到她想从hn挖人之后,就把她的名字列出来了。
    hn现在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小公司了,而是成为了应届生争相想要进入的条件优渥的“大企业”,对于喻翡来说,这就意味着这个游戏已经打通关了,她需要寻找下一个目标了。
    她之所以在hn留了这么久,一方面是她当初的期权还没完全到期,她得保持在职才能拿完自己的胜利果实,另一方面就是她还没选到符合她心意的目标。
    没关系,秦尤会给她一个有意思的目标的。
    而且秦尤很满意喻翡和曾经的她来自同一所学校这一点,倒不是她觉得这方便她俩拉近关系,那都是她上辈子的事了,她现在如果对她曾经的母校表现得太过熟悉,肯定会让其他人觉得很奇怪。
    她满意的是,他们学校的校友创业的时候很擅长抱团,挖他们学校的人,有点像拔萝卜,通常是拔出萝卜带出泥,挖一个可能直接附赠一群。
    她现在只要说服喻翡,大概率她会直接带一个团队过来,也算是做一份工收获百倍成果了。
    第99章
    “来聊正事吧。”